东北首家独角兽,IPO终止!

发布时间:2024-12-06 15:01:18 来源:财经资讯大事件 浏览量:7000次

12月4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因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以及保荐机构海通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 长光卫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长光卫星于2022年12月23日申请科创板IPO,经历一轮问询,2024年9月30日,长光卫星因财报到期而中止IPO,2024年12月4日,长光卫星撤回IPO申请。

公司专注于商业航天领域,是我国第一家集卫星研发制造、运营管理和遥感信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业遥感卫星公司。

自成立以来,公司采用高端装备制造与航天信息服务融合的发展模式,始终专注于高性能、低成本卫星的研发与技术创新,瞄准遥感行业“数据获取难、更新频次低、影像价格贵”的痛点问题,致力于建设并不断完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通过提供海量、优质遥感数据,促进遥感行业生态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性需求和社会需求。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自主建设并运营管理着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快速广域覆盖的卫星遥感数据以及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的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同时,公司凭借着在卫星平台和空间光学有效载荷方面的核心技术积累,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卫星制造及相关服务,包括卫星整星及部组件、试验与测试服务、搭载服务、冠名服务等。

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和持续创新,在高性能、低成本的卫星研制、星座运管及任务规划、遥感影像的快速生产、遥感数据智能解译等领域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形成了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先进光电成像技术、超大规模星座智能运管技术、遥感影像自动化生产技术、海量遥感大数据智能解译技术等5大系列核心技术。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40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376项,并先后承担或参与了8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30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时,“吉林一号卫星应用服务项目”被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公司取得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等相关荣誉和奖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商业遥感卫星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吉林省长春市官方账号“长春发布”2021年底一篇文章提到,长光卫星是东北地区首家、吉林省唯一一家中国独角兽企业。

公司发行前总股本为197,059.02万股,本次拟发行不超过22,940.98万股普通股,且本次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

发行人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公开发行前,发行人的前十名股东及其持有发行人股份的情况如下:

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22,940.98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拟融资26.83亿元,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

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长光卫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456.01万元、1.04亿元、3.12亿元、3551.57万元;同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1亿元、-4.19亿元、-2.51亿元 、-2.16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发行人解释,主要原因系公司致力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每年需要承担较大的卫星折旧成本及较高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至形成系统的服务能力需要一定过程,同时相比较国外商业航天领域,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培育过程,导致前期公司销售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能覆盖同期发生的卫星折旧成本、研发费用、人员成本等支出。虽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情形。

发行人选择的上市标准情况: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1、发行人是一家尚未盈利的商业航天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9,078.25万元、-39,070.75万元、-21,987.12万元及-20,643.93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致力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每年需要承担较大的卫星折旧成本及较高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从建设“吉林一号”卫星星座至形成系统的服务能力需要一定过程,同时相比较国外商业航天领域,我国商业航天起步较晚,商业遥感卫星产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培育过程,导致前期公司销售规模较小,销售收入不能覆盖同期发生的卫星折旧成本、研发费用、人员成本等支出。虽然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未来一段时间,公司仍将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情形,因而存在以下潜在风险:

未来一定时期无法盈利且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

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吉林一号”卫星星座仍处于建设阶段,未来几年将存在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以及星座建设投入,若公司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则未来经营业绩不能保证持续增长,短期内无法覆盖未弥补亏损,公司将存在短期内无法向股东现金分红的风险,将对股东的投资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资金状况、研发投入、业务拓展、人才引进、团队稳定等方面可能受到限制或不利影响的风险

公司当前和未来一定期间内可能无法盈利,若经营发展所需的开支超过可获得的外部融资款及收入款,将会对公司的资金状况造成压力。如果公司无法在未来一段期间内取得盈利或筹措到足够资金,则将被迫推迟星座组网计划,削减或取消公司的研发项目,将不利于公司的市场推广进程,将对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资金状况面临压力将影响公司持续向员工发放并提升其薪酬,影响公司未来吸引人才和稳定现有团队,从而可能会阻碍公司遥感商业化目标的实现,并损害公司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的战略能力。

2、发行人 2021年及2022年1-6月无相关研发费用支出

招股说明书披露,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7,205.18万元、18,727.56万元、11,560.21万元及6,086.13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3.47%、179.31%、37.09%及171.36%。2019年度、2020年度公司研发费用相对较高,主要系公司进行了宽幅01星的研制和发射,该星系公司研制的超大幅宽卫星,其研制成本较高所致。

公司将每一代卫星或每一类特殊功能特性卫星的首颗或首批次卫星作为“研发星”,验证该代际或类型卫星相关创新技术的可行性。

上交所在首轮问询函中,请发行人说明火箭发射费用及发射测控费用归集为研发费用或者生产成本的具体依据,划分是否准确,2021年及2022年1-6月无相关研发费用支出的原因。

发行人对卫星项目采用按星立项、单独核算的管理方式,对于与研制该卫星发生的火箭发射费、发射测控费等直接相关支出,在发生时直接计入项目成本,具有明确的核算依据,各项目支出严格管理,不存在与其他项目混同的情况。

因此,公司火箭发射费及发射测控费如与研发星发射相关直接计入研发费用,与生产订单项目相关则直接计入生产成本,核算清晰,划分准确。

“研发星”火箭发射费用与发射测控费用为卫星发射及在轨测试阶段发生的费用。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中的火箭发射费用与发射测控费用情况如下:

2021年8月及2022年5月,公司分别进行了平台系列研发星魔方01A01星及魔方01A02星的发射活动,以上两次研发星的发射任务均由北京星际荣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星际荣耀”)承担,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对方过失原因出现飞行故障,导致两次发射任务均发射失败,火箭发射方星际荣耀按照合同约定免除了两颗研发星的火箭发射费用;同时,由于火箭发射失败,卫星未能成功入轨,因此未产生发射测控费用。

2023年度研发费用中的火箭发射费用及发射测控费用主要为研发星高分高分05A星的发射及测控费用。

3、拟用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高于最近一期末公司借款金额

根据申报材料,发行人拟募集资金268,274.00万元,拟投入“吉林一号”生态开放商城建设项目21,300.00万元、“吉林一号·共生地球”建设项目20,117.00万元,拟偿还银行贷款100,000.00万元;(2)2022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金额25,335.12万元,长期借款金额32,780.43万元。

对此,上交所请发行人说明拟用募集资金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高于最近一期末公司借款金额的原因及合理性,未来是否有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计划或可能性。

2022年下半年,公司陆续与中国农业银行、兴业银行长春分行、兴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

2022年10月,发行人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截至该次董事会召开日,公司短期及长期借款金额合计为100,338.89万元,故公司根据当时的借款情况与后续预估借款情况将募投项目中拟用于偿还银行贷款的金额确定为100,000.00万元。考虑到未来公司仍存在资金需求,存在继续借款的可能,故本募投项目资金后续使用计划及用途不存在变更的可能性。

4、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不足或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实现了“研发制造-运营管理-遥感信息服务”全产业链环节的布局,配备了大量的具有光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相关领域学科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由于遥感应用技术在公共服务、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等领域均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将带动行业规模的快速增加,吸引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行业用户携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入市场竞争。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业内企业对优秀人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随着公司“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逐步建设以及未来募投项目的稳步实施,公司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加大。

如果未来公司出现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内部晋升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或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等情形,将难以引进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若未来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或发生人才流失现象,则对公司的技术研发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内容转载自:财经资讯大事件,原标题《东北首家独角兽,IPO终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 打印 点赞

热图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