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3-2000年上市公司企业资本市场估值偏误、剩余收益模型RIM计算数据

发布时间:2024-12-11 15:00:46 来源:草莓科研 审核:张频 浏览量:19824次

1.资料名称:2023-2000年上市公司企业资本市场估值偏误、剩余收益模型RIM计算数据

2.计算说明

首先,我们采用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V/P度量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上市公司每股内在价值V由剩余收益模型(RIM)估计得出,P为该公司股票当年所有交易日收盘价的平均值。V/P=1表明上市公司市值(理论上)完美地体现了内在价值;V/P<1表明市场高估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且V/P越小说明内在价值被高估的程度越严重;V/P>1则表明市场低估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且V/P越大说明内在价值被低估的程度越严重。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考虑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偏离的方向,构建变量Deviation=|1-V/P|度量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绝对偏离程度。Deviation的取值范围为(0,+∞),取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越严重。

构建变量V/P和Deviation的关键步骤是计算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V,剩余收益模型(RIM)是常用的方法之一(Kothari,2001)。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是股利折价模型,在每股权益账面价值、现金股利和每股收益满足干净盈余关系时,公司的内在价值可以用账面价值和未来预期收益表示(Ohlson,1995)。Frankel and Lee(1998)在未来第三年的盈余能够持续的假设下,运用未来三期的分析师预测数据估计股票内在价值,将剩余收益模型改写成:

上式中V为每股内在价值,f()为分析师预测的公司盈余,b为每股权益账面价值,r为资本成本。然而,饶品贵和岳衡(2012)指出,由于分析师预测盈余时存在比较乐观、滞后于整体市场预期、存在样本选择偏差以及我国证券分析师数量较少等原因,在我国采用分析师预测数据进行剩余收益模型估计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本文在使用上式估计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时,借鉴饶品贵和岳衡(2012)的思路,采用Hou et al.(2012)的预测方法预测公司未来一至三年的盈余,并将其作为RIM的输入变量估计公司内在价值。Hou et al.(2012)采用的预测模型如下:

其中

  • 是公司i未来一至三年的每股盈余,等于营业利润除以总股本
  • Asset和Dividend分别是每股总资产和每股现金股利
  • DD为是否发放股利的虚拟变量,公司若发放则取值1,否则取值0
  • Earnings是公司当年的每股盈余
  • NegEn为公司是否亏损的虚拟变量,若亏损则取值1,否则取值0
  • Accrual是每股应计项目,采营业利润减去当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获得

本文采用式(2)估计获得的系数预测每一年公司未来一至三年的每股盈余,并将其代入式(1)中估计公司的内在价值。在利用(1)式进行公司内在价值估计时,我们还对公司未来两期的每股权益价值进行了预测,采用的公式分别为

式中Dps为每股现金股利。同时有研究表明,在使用估计的内在价值V做截面回归时,选择不同的资本成本r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为简便起见,选用5%的固定资本成本。

3.数据范围:5万多个样本,4685家企业,包括原始数据、计算代码、计算结果,大家可以验证一下确保准确性!

4.参考文献:

[1]徐寿福,徐龙炳.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市场估值偏误[J].会计研究,2015(01):40-47+96.

[2]赵玲,黄昊.高铁开通与资产误定价——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04):76-92.

2023年数据已经更新,我们是专业老师整理,多年更新无售后问题百分百准确,个人整理无经验易出错,资料准确能用最关键!

2022年数据也是我整理的,无售后问题百分百准确,大家可以看一下!

https://www.caomeikey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71

(出处: 草莓科研服务网——中国专业社科交流平台)

资料来源:草莓科研

责任编辑:张频
收藏 打印 点赞

热图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