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彩票是为了公益,还是为了暴富?”这个问题,如今在街头巷尾频频被提起。
去年2月5日,一张33倍的双色球彩票引发全网热议。有人说是个人自由,有人痛批是赌博心理作祟。而现实中,真有人为此倾家荡产。一位大爷为了中奖,把房子抵押了买彩票,结果颗粒无收,连孙子的学费都成了问题。
彩票本是公益事业,但在现实中,它正逐渐演变成一些人眼中的“翻身路”。网上刷屏的都是“中奖亿万富翁”的故事,却没人讲那些负债累累的惨剧。尽管新规出台,限制单张彩票倍数不超过50倍,并要求提示购彩风险,但现实中仍有人分次购买、绕开限制。
在一些投注站,连“理性购彩”的标语都贴得歪歪扭扭。更有甚者,有人刷爆信用卡买彩票,老板还怂恿加码。如今年轻人也开始沉迷App购彩,小额高频,甚至相信所谓“AI稳赚不赔”的骗局。有人因此血本无归。
技术在进步,区块链验票开始试点,但管理跟不上,环境不改变,再好的制度也容易落空。韩国已规定21岁以上才能购彩,我们是否也该反思?
彩票,本不该是人生的赌注。当它成了某些人最后的“希望”,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它的意义?宣传是否该少点暴富诱惑,多点理性警示?
彩票的初衷是公益,可它真不该成为压垮一个人的那根稻草。
总编辑:李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