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社工服务进乡村:亲子对话促和谐 数字赋能防诈骗

发布时间:2025-11-02 12:30:07 来源:晨报之声 浏览量:21927次

新疆讯【 邵成年报道】10月25日,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协会联合喀什市民政局、喀什市社会工作协会及多来特巴格乡民政服务站,在墩托喀依二村村委会成功举办“亲子对话促和谐,数字赋能防诈骗”主题民生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年轻大学生手把手教老人操作手机,孩子们则与父母投入亲子游戏,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成为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此次活动的开展,源于前期精准的乡村需求调研。调研发现,墩托喀依二村超60%的青少年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亲子沟通存在壁垒;同时,不少老年人因不熟悉智能设备,既面临生活不便,也易遭遇电信诈骗风险。“我们不仅要关注乡村的物质发展,更要聚焦家庭关系与数字时代下的弱势群体。”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定位问题,正是社会工作专业“回应民生需求”使命担当的体现。

活动伊始,一场由社工自编自导的情景剧率先登场,生动再现了“说教式”质问、“沉默式”对抗等日常亲子沟通中的矛盾点,让在场家长和孩子频频点头共鸣。随后,三对亲子家庭主动上台演绎真实互动场景,在专业社工的引导下,现场气氛从最初的拘谨逐渐变得活跃。特别设置的“石榴籽心语”亲子对话环节,寓意家庭成员如石榴籽般紧密相依,一位参与的母亲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对的,今天才明白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针对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大学生志愿者提前准备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详细讲解手机基本操作与防诈骗知识。为确保信息传递“零损耗”,团队特意安排维族同学担任双语翻译,用乡音将复杂操作转化为老人们“听得懂、学得会”的实用内容。活动现场,“姑娘,这个怎么存电话号码?”的询问声不时响起,学生志愿者俯身耐心讲解的场景,成为最暖心的画面。

作为喀什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实际举措,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单一服务,更彰显了该校法政学院“实践育人”的理念。法政学院党委书记迪力夏提·阿木提曾强调:“社会工作不仅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活动最后,主办方向每户家庭发放了鸡蛋、香油等生活物资,让专业服务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如今,校地协同的桥梁已在喀什大地架起。随着多所高校与基层社区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高校资源下沉、地方需求落地”的服务模式正持续深化。喀什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工作协会负责人表示,团队将继续扎根当地,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关注并助力解决乡村民生问题,为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贡献专业力量。

本文内容转载自:晨报之声,原标题《喀什大学社工服务进乡村:亲子对话促和谐 数字赋能防诈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收藏 打印 点赞

热图点击